枫哥创业网fgcy.net

枫哥创业网 www.fgcy.net ---- 诚实   稳健  &  创新
枫哥创业网 fgcy.net
 

如何活到800岁?从现在做起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从自我修养做起。。。。

 

历史上真正最长寿的人:李庆远活了256岁养生妙诀

    人们普遍认为彭祖是历史上最长寿的人,《国语》和《史记》上都有记载传说他活了八百年。

    彭祖是上古五帝中颛顼的玄孙。他经历了尧舜、夏商诸朝,到殷商末纣王时,已七百六十七岁,相传他活了八百多岁,是世上最懂养生之道、活得最长的人。他的养生之道被后人整理成为一部《彭祖经》传世。

    其实这是个认识误区,历史上真正最长寿的人并非彭祖。之所以产生这个认识误区,皆因我国远古时对年的计算没有统一的标准。彭祖生于四川彭山,长于彭山,晚年终老于彭山。在彭山一带的乡间至今流行一种“小甲子”计年方式,即六十天为一年。刘继兴考证,从孔子墓出土竹简上记录发现,古代纪年确有以60年为1岁的说法。按此换算为现今的计年标准,彭祖只活了一百三十多岁。史学家还认为,所谓彭祖年长八百,实际上是大彭国存在的年限。

    历史上留有文字记述的年寿最高者,当数清代的李庆远,活了256岁。

    李庆远(1677-1933),寿享256年,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,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。在他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,在他200岁时,仍常去大学讲学。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。李庆远一生娶过24个妻子,子孙满堂。1933年活了256岁的李庆远与世长辞,他先后共有24位妻子,180位后人。当时的纽约时报与时代杂志都做了报道。按照这个年代推算,他应该生于清康熙16年(1677年),先后历经了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、同治、光绪、宣统九代至民国,在世256年,是世界上极罕见的长寿星。所以被人们誉为“神仙”。
 

长寿秘诀

    “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,坐如龟,行如雀,睡如狗”这就是李庆远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指引。他始终认为保持一个平静安宁的心态是长寿所必须的。他的饮食主要以米饭和少量的葡萄酒为主。

    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:一长期素食,二心静、开朗,三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。

    在李庆远250岁那年,他的同乡、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先生专程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。李庆远兴致勃勃,引经据内典,对养生术作了长篇宏论,既谈个人的养生实践,又论古今养生有道与无道的经验与教训,被刘成勋先生详细记录下来,整理成为《自述》一文,留存后世,至今仍为养生名著。

    在《自述》一文中,李庆远认为:人的寿命有长有短,这是由元气所主宰的。元气,又称原气,禀受于先天而赖后天荣养而滋生。它发源于肾,藏于丹田,借三焦(上、中、下焦)达全身,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活动,为生化动力的源泉。

    他形象地把爱护与不爱护元气,比作蜡烛存放的位置。若是把点燃的蜡烛置于罩笼内,则燃烧的时间长;若置风雨中,则时间必短或即熄灭。养生之道,亦是如此。

 

    李庆远非常欣赏老子之言:“毋劳汝形,毋摇汝精,毋使汝思虑萦萦。寡思路以养神,寡嗜欲以养精,寡言语以养气。”他说,此中妙旨,往往被不善养生之庸人所忽视。他还十分欣赏清代学者陆陇其的一段话:“足柴足米,无忧无虑,早完官粮,不惊不辱,不欠人债而起利,不入典当之门庭,只消清茶淡饭,便可益寿延年。”李庆远称:“此真养生之妙诀,益寿之良箴也。得此可以长生,不必采灵药、炼金丹也”

    他根据古人的养生理论,特别强调善养生者必以慈、俭、和、静四字为根本。

    李庆远在讲到自己的养生经验时说:“食不过饱。过饱则肠胃必伤;眠不得过久,过久则精气耗散。余生二百多年,从未食过量之食,亦不作过久之酣眠。”“饥寒痛痒,父母不能代,衰老病死,妻子不能替。只有自爱自全之道,才是养生的准则和关键。”

    他还讲到生活细节的注意事项。他提出,凡细小之事,人们往往容易急躁,如此必然伤身。他告诫人们:寒暖不慎,步行过疾,酒色淫乐,皆伤身,损伤至极,即可亡身。所以,按着先人的养生术,行不疾行,目不久视,耳不极听,坐不至疲,卧不至吸;要先寒而衣,先热而解,先饥而食,先渴而饮,食欲数而少,不欲顿而多;要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,无富贵荣辱之动其念。此乃长寿之道也。

 

《养生自述》------李庆远在他250岁这年写

    长寿之人,必然引起人的好奇,希望其贡献长寿养生秘诀。李庆远在他250岁这年,写了一篇《养生自述》,算是贡献出了长寿秘诀。全文如下:

    予年二百五十,而动作不衰,人其我为神仙乎?

    夫人寿之短长,元气之所禀也。(他说是你身体的元气即能量决定了你的寿命长短)元气有厚薄,不善育生者,虽禀气厚,滥用而戕贼之,亦足以促寿。(人的身体状况即元气先天有差异,有的人元气足、旺,但不知道珍惜和保育,也会短寿)如烛有长短,使其刻画相同,则久暂了然。若置长烛于风中,则其烬也自速。护短烛于笼内,则其灭也必迟。(就像蜡烛,再长的蜡烛迎风让它燃烧,也会烧燃得快;再短的蜡烛,放在笼内避风燃烧,就慢)养生之道,亦如是也。

    然上古之人,百岁不为奇,寿长而动作不曾稍衰。今人则不然,未及半百,而龙钟衰老矣。(清至民国,就产生了健康问题,跟我们今天一样,觉得生活好了,人的病多了,也怪了。)岂时世不同,天地浑然之气有厚薄使然耶?非也。养生之道不同也!(这老先生写的也是批评当时人不懂养生和健康生活的文字)

    古之人,法于阴阳,调于术数,饮食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(这是说古代长寿者成功的原因)故能形神相俱,泰然百岁以上,不以为长寿者,职此故也。

    今之世,事物繁于古,机械甚于前(跟我们今天一样,你沉迷上网打游戏,就耗费精神);其人以酒为浆,以妄为常,醉以入房(喝了酒还那啥)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;不知持满,不时御神,逆于生乐,务快其心(说的正是现代城市人的生活)。如此,欲其度半百而不龙钟衰老,其可得乎?(这样不短命才怪呢!)故山野之人,恒较城市之人为长寿。盖山野之人,作息有时,起居有常,无名利之系其心,无机械之乱其神,浑然天真,如葛天(上古部落)之民,故可以延年也。若城市之人,饮食无节,起居无时,机械生于内,名利扰于外,而狗马声色之事乱其神,富贵荣辱之念系其心。心无片刻宁,神无片刻安,胶扰不休,故足以促寿也。(说得真好!)

    陆清献公(陆陇其)尝曰:“足柴足米,无忧无虑,早完官粮(不偷逃税),不惊不辱(情绪稳定,不太容易受刺激)。不欠人债而起利(不按揭),不入典当之门庭(当了也就当了,但别以典当过日子),只消清茶淡饭,便可益寿延年。”此真养生之妙诀、益寿之良箴也。得此可以长生,不必采灵药、炼金丹也。

 

    老子之言曰:“毋劳女形,毋摇女精。”毋使女思虑萦萦(别忧虑金融危机),寡思路以养神(不太想事儿,尤其不太想自己管不了的事儿,或者想着玩儿,别当真),寡嗜欲以养精(别老惦记着金钱美女),寡言语以养气(别上百家讲坛上说书去,你看阎老师挨打了吧?)。此中妙旨,庸人忽之。

    昔人有论致寿之道者,谓不外慈、俭、和、静四字而已。

    盖人心能慈,即不害物,即不损人。慈祥之气,养其天和也。(慈不是最大限度地不负责任,那是乡原,恰为丑恶猥琐心态,有害健康)

    老子以俭为宝。所谓俭者,非止财用,俭于饮食则养脾胃,俭于嗜欲则聚精神,俭于言语则养气息,俭于交游则洁身寡过,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,俭于思虑则蠲除烦恼(俭于钻营,必少惹烦恼)。凡事省得一份,即受一份之益。(地球离了你,照常转)

    和者,致祥之道:君臣和则国家兴盛,父子和则家宅安乐,兄弟和则手足提携,夫妇和则闺房静好,朋友和则相互维护。故《易》曰:和气致祥,乖气致戾。(对他人要尽可能地好,要助人为乐。比如赵世民先生,约见一位中年女性朋友,见了面,用手指点对方:你妈呢?你是某某(即眼前这位女性)的女儿吧?她干嘛不亲自来?说得人家一整天都是乐的。)

    所谓静者,身不可过劳,心不可轻动也。苏老泉所谓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,麋鹿兴于右而目不瞬”,此静之所致也。《道德经》五千言,要旨亦不外乎此。(别老琢磨着给领导送礼还怕别人看见了,惶惶不可终日,即钱泳所言之昏夜乞怜。)

    此善养生者,所以必以慈、俭、和、静思字为根本也。

 

    眠食之事,于此亦大有出入。食不得过饱,过饱则肠胃必伤(别吃得太多);眠不得过久(不睡懒觉),过久则精气耗散。余生二百年,从未食过量之食,与夫作长久之酣眠,盖以此也。

    且不仅此,凡细小之事,人最易急,皆足以致伤(慢慢来)。喜怒哀乐,过度则伤。谈笑食息,失时则伤(夜生活别太多)。寒暖不慎、步行过疾、酒色淫乐,皆伤也。损伤之极,即可亡身。此古人之所以行不疾行(开车也别太快)、目不极视(看久了歇歇)、耳不极听(尤其不能长时间听MP3)、坐不过久(不单是屁股疼)、卧不及疲(睡觉不是越久越好,跟异性睡觉尤其不是越久越好)。先寒而衣,先热而解。不及饥极而食,不及渴极而饮。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,无福贵荣辱之动其念也。(身边同事升官了,别羡慕,羡慕也没用。王志去当副市长了,忌妒也没用。)

    昔人曰:“饥寒痛痒,此我独觉,虽父母不能代也(你妈代替不了你)。衰老病死,此我独当,虽妻子不能代也(老婆孩子代替不了你的,你也代替不了他们的)。自爱自全之道,不自留心,将谁赖我?”此语警惕,足为养生者圭臬,谓非得个中三昧而能语此乎?

    超级寿星李庆远的这篇自述,道理也是很简单的,没有什么深奥的秘密,关键是他养成了好习惯,别人没有养成。

    好习惯的养成,造福人一生。

 

历史记载中国长寿状元活了443岁

  根据历史记载,我国福建的陈俊,生于唐朝,死于元朝,活了443岁,创
造了一项至今尚无人打破的长寿记录;高僧慧昭曾活到290岁;唐代医学家甄
权、王冰和药王孙思邈,百岁高寿仍能出诊治病和著书立说。巴基斯坦部落首领
穆罕默德。阿齐夫活了180岁,他父亲曾活到200多岁。匈牙利一对夫妇,
丈夫叫约翰罗文高寿172岁,妻子叫约翰沙拉也活到164岁,他们曾共同度
过了147年的恩爱生活。英国农民托马斯。帕尔一生中经历了9个国王,活了
152岁,当他被宫廷召到首都后病死,据说死于饮食过度。另一个英国人叫弗
姆。卡恩,竟然经历过12个英国国王,死时已达209岁。日本有个叫万部的
农民,194岁被天皇召见,当时他的妻子已173岁,儿子155岁,孙子1
05岁,堪称长寿之家。在当代人中,土耳其人托罗。阿加活了156岁,他的
一个儿子也活了90岁。原苏联有个农民叫罕默德。埃瓦左夫活了152岁,他
有23个儿子,其中3个都超过100岁。据说他147岁时的照片被视为高寿
人象征而制成邮票。我国在1953年人口普查时发现,百岁以上的老人有33
84人,其中最高龄者达155岁。这些长寿老人都曾活到一百岁至几百岁,证
明人类是可以活到100岁以上的。

  中国长寿气功养生家李庆远,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,死于民国二十四年(1
679- 1935),享年256岁。李庆远原籍云南省,90多岁时到四川省
开县定居,一直到去世。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曾于1925年专程拜访过这位
老人,刘的采访回忆文章发表在1986年第六期《气功》杂志上,同时刊登的
还有寿星李庆远口述的“长生不老决”约1000多字。老人去世后,北京的一
些报纸曾以“地球上最长寿的人”为题予以报道,但当时却被《吉尼斯世界纪录
大全》怀疑和否认,后来经多方考证,才得到证实。

  中国贵州的龚来发,1996年去世时147岁;四川青城山采药道人李青
莲去世时154岁;伊朗老妇穆赫辛,1997年161岁;日本有个叫满平的,
长寿242岁,妻221岁,儿196岁,儿媳193岁,孙子151岁,孙媳
138岁。中国中医学者李庆远,1933年去世时256岁。

  以上证明,人活到百岁、甚至二百岁已成就,无可非议。



  有关陈俊的故事:据清代乾隆十三年《永泰县志》12卷记载:陈俊,字克
明,福建永嘉山区汤泉村(今永泰县梧桐乡汤埕村)人,生于唐朝僖宗中和辛丑
年(公元881年),死于元朝泰定甲子年(公元1324年),终年443岁。
陈俊为人正直,乐为乡里做好事,受到乡人敬重。到了晚年,他无法自食其力,
“子孙无有存者,乡人轮流供养”。后来,老人年岁不断增高,肌体逐渐萎缩,
身躯变得愈来愈小,“形如小孩”,行动十分不便。于是众乡邻就用麻竹编制了
一个特大的菜篮子装着老人,由供养人轮流抬着进出家门,因此乡邻们都称他为
“菜篮公”。陈俊去世后,乡邻们将他的遗骨塑像安放在汤泉庙作为纪念,并誉
称为“小彭祖”(传说彭祖活800多岁)。陈俊生平事迹被刻在一块木牌上,
从元朝一直保留到清代。“菜篮公”的名字和传说至今仍在永泰县一带广为流传。
当然,陈俊活到443岁,只是县志中的记载,至于科学性如何,现在就不得而
知了。但陈俊的奇特高寿,不管属实与否,至少给我们今天探讨的长寿问题留下
了一片美好的憧憬。



  长寿之人,必然引起人的好奇,希望其贡献长寿养生秘诀。李庆远在他25
0岁这年,写了一篇《养生自述》,算是贡献出了长寿秘诀。

  全文如下,虽文言行文,但并不难懂:

  予年二百五十,而动作不衰,人其我为神仙乎?

  夫人寿之短长,元气之所禀也。元气有厚薄,不善育生者,虽禀气厚,滥用
而戕贼之,亦足以促寿。

  如烛有长短,使其刻画相同,则久暂了然。若置长烛于风中,则其烬也自速。
护短烛于笼内,则其灭也必迟。养生之道,亦如是也。

  然上古之人,百岁不为奇,寿长而动作不曾稍衰。今人则不然,未及半百,
而龙钟衰老矣。岂时世不同,天地浑然之气有厚薄使然耶?非也。养生之道不同
也!

  古之人,法于阴阳,调于术数,饮食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故能形神
相俱,泰然百岁以上,不以为长寿者,职此故也。

  今之世,事物繁于古,机械甚于前;其人以酒为浆,以妄为常,醉以入房,
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;不知持满,不时御神,逆于生乐,务快其心。如此,
欲其度半百而不龙钟衰老,其可得乎?故山野之人,恒较城市之人为长寿。盖山
野之人,作息有时,起居有常,无名利之系其心,无机械之乱其神,浑然天真,
如葛天之民,故可以延年也。若城市之人,饮食无节,起居无时,机械生于内,
名利扰于外,而狗马声色之事乱其神,富贵荣辱之念系其心。心无片刻宁,神无
片刻安,胶扰不休,故足以促寿也。

  陆清献公尝曰:“足柴足米,无忧无虑,早完官粮,不惊不辱。不欠人债而
起利,不入典当之门庭,只消清茶淡饭,便可益寿延年。”

  此真养生之妙诀、益寿之良箴也。得此可以长生,不必采灵药、炼金丹也。

  老子之言曰:“毋劳女形,毋摇女精。”毋使女思虑萦萦,寡思路以养神,
寡嗜欲以养精,寡言语以养气。此中妙旨,庸人忽之。

  昔人有论致寿之道者,谓不外慈、俭、和、静四字而已。

  盖人心能慈,即不害物,即不损人。慈祥之气,养其天和也。

  老子以俭为宝。所谓俭者,非止财用,俭于饮食则养脾胃,俭于嗜欲则聚精
神,俭于言语则养气息,俭于交游则洁身寡过,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,俭于思虑
则蠲除烦恼。凡事省得一份,即受一份之益。

  和者,致祥之道:君臣和则国家兴盛,父子和则家宅安乐,兄弟和则手足提
携,夫妇和则闺房静好,朋友和则相互维护。故《易》曰:和气致祥,乖气致戾。

  所谓静者,身不可过劳,心不可轻动也。苏老泉所谓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,
麋鹿兴于右而目不瞬”,此静之所致也。《道德经》五千言,要旨亦不外乎此。

  此善养生者,所以必以慈、俭、和、静思字为根本也。

  眠食之事,于此亦大有出入。食不得过饱,过饱则肠胃必伤;眠不得过久,
过久则精气耗散。余生二百年,从未食过量之食,与夫作长久之酣眠,盖以此也。

  且不仅此,凡细小之事,人最易急,皆足以致伤。喜怒哀乐,过度则伤。谈
笑食息,失时则伤。寒暖不慎、步行过疾、酒色淫乐,皆伤也。损伤之极,即可
亡身。此古人之所以行不疾行、目不极视、耳不极听、坐不过久、卧不及疲。

  先寒而衣,先热而解。不及饥极而食,不及渴极而饮。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,
无福贵荣辱之动其念也。

  昔人曰:“饥寒痛痒,此我独觉,虽父母不能代也。衰老病死,此我独当,
虽妻子不能代也。自爱自全之道,不自留心,将谁赖我?”此语警惕,足为养生
者圭臬,谓非得个中三昧而能语此乎?
 

 
 
版权所有:枫哥创业网 &枫哥伟业工作室
 Copyright ©
fgcy.net  &  fgkfc.com All Content, Images and Design Rights Reserved.